我們從小就開始測量視力,
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在視力表燈箱上使用“ E”?
我們通常所說的敏銳度測量實際上是在檢測眼睛的遠視能力,精確定義為可以識別其形狀的最小的視網膜測量。
我們常用的“ E”型視力表是根據視角原理設計的,公式為V=1/a和視場角V=1。在正常情況下,人眼可以區分由兩個點(即一個視點)之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最小視角。
在5米的距離處,視網膜上的10條線“ E”的投影正好是一個視角,而熟悉的“ E”具有三條相等的線和長度,每條線或空間都是正方形。相比之下,此“字符E”更符合視覺分辨率設計的嚴格含義。
當然,表E不是唯一的視力表。例如,美國使用“ Snellenchar”。
日本使用“ C”表(Randet圓周視力表),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帶有空格的圓圈。我國在招募飛行員測試視力時也使用此儀表。
在1952年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,中華醫學會推薦的《國際標準視力表》是E表格,后來被普及為國家標準。
免責聲明:本站部份內容系轉載,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;如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30日內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