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術無影燈兆豐光電4月23日報道,我國目前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不足,不利于中醫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。近幾年來,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,鼓勵中醫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,將大大提高中醫醫療衛生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,促進中醫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。此外,中藥醫療器械與人工智能(AI)等技術的綜合應用,也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。
從目前趨勢來看,到2030年有望實現中醫醫療器械共性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研發突破,形成一批精細、集成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的滿足臨床需求的產品,并向臨床應用轉化。
市場規模不斷擴大。
中醫學醫療器械是指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,開發和應用的傳統中醫學器械,包括針灸、刮痧、拔罐等診療活動,以及四診儀、經絡檢測儀、電針治療儀等中醫學理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現代中醫學器械。
相較于傳統中成藥、中藥飲片、配方顆粒等大體量中藥細分領域,我國中醫醫療器械市場整體規模較小。近幾年來,在政策利好和需求增加等因素的推動下,中醫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。2014年至2020年,中成藥和中藥制劑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,2020年中藥制劑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2.8億元。今后3年,預計我國中醫藥醫療器械產業仍將以不低于17%的年增長率保持高速增長,市場規模有望在2023年達到244.7億元。
中藥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,其驅動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。
人民有需要。
目前,我國人民的醫療保健意識逐步增強,老年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的不斷擴大,拉動了市場對中醫醫療器械的需求;中醫以其在養生、保健、預防、康復等方面的優勢,越來越為人們所認同。
將來會有市場。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,支付能力的提高,為中成藥消費提供了物質基礎;基于VR、AI等新技術的中成藥不斷發展壯大,中成藥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,中成藥健康養老服務正在中成藥企業、中成藥診所、老年護理院、康復療養機構及其他機構的資金、人才、技術資源及運營經驗的支持下,使中成藥健康養老服務進入快速發展時期,并得到了市場的迅速發展。
國家有政策。
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中醫醫療器械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。例如,國家藥監局等部門2020年聯合發布了《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》,提出“鼓勵中醫藥醫療器械產業基地建設”。
研究與開發力量不斷增強。
據統計,我國已批準406種中醫醫療器械。其中,江蘇省批準產品最多,共130個(占32.01%);廣東省有28個(占6.89%);河南省有28個(占6.89%);上海有23個(占5.67%)。此外,共有2768項中醫醫療器械專利獲批。
近年來,中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。到2021年1月,全國已有254家中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獲得批準。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;高科技企業37家。
中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研發實力明顯增強。目前國內第二類中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無源針灸、皮內針和有源針灸。國內第一類中醫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拔罐、刮痧、穴位貼等方面。
創新產品需求增加。
中醫醫療器械行業未來整體發展趨勢良好,但仍存在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。如果行業整體集中度不高,就會出現規模小,資源配置效率低,運營混亂等情況。同時,中醫醫療器械在技術和安全方面仍然面臨著挑戰。
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出臺,中醫診療需求不斷增長,創新能力不斷增強,未來中醫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,集中度有望提高。但是,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,如研發成果難以轉化,研發周期長,效率低,以及短期內難以取得較大效益等。
鑒于中醫藥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相關制約因素,筆者認為,未來我國中醫藥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可以圍繞“AI+”以及健康醫療器械等維度展開。
自2018年起,政府不斷出臺醫療器械鼓勵政策,與“AI+”相關聯,推動包括中醫醫療器械在內的醫療器械領域的人工智能化進程。
中醫醫療器械作為醫療器械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將利用人工智能政策的東風,加快產品創新,拓寬人工智能+的應用場景,實現更準確、更個性化的分析診療。
現代快節奏、高壓力的生活方式,使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,對中醫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,這一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以其適中的使用過程,有效地緩解慢性疾病等優勢,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。因而,中醫醫療器械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免責聲明:本站部份內容系轉載,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;如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30日內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